第二十六章 千家衙_初唐:砥砺前行
听书阁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二十六章 千家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六章 千家衙

  青溪县府衙。

  陈青兕正在与五位老农人请教开春育苗的事情。

  青溪县能够走上正轨,进入足食状态,就看今年的春耕是否顺利。而春耕是否能够顺利的首要关键就是育苗。

  陈青兕深知一件事情要做好,最关键一点就是别自作主张,让外行领导内行。

  在这关键时刻,陈青兕亲自请来县里最有名望的老农来县衙,听取他们的建议,打算将育苗的任务交给他们,而不是转手让下属来处理。

  老农本对陈青兕这位县令有些畏惧,但陈青兕身上并没有官老爷的架子,对于农耕之事,真有一定的了解。

  陈青兕自身幼年的时候种过地,后世也参观过秧苗培育的全过程,是有发言权的。

  几番交谈下来,老农都发现了这位年轻的县令有着真才实学,真如他当初自我介绍一样,就是农民出身,干过农活,并非嘴上说说的。

  涉及他们自身的专业领域,话匣子一打开,也说得头头是道。

  陈青兕有这方面的经验,能够接得住话,还能提一些意见。

  后世的育苗方法真要用到这个时候未必就有效,一方面种子有一个进化改良的过程,一方面自然是科技的缘故。

  不过一些细节方面,如温度的控制,时节、密度的把控,还是有参照意义与价值的。

  正说到兴起的时候,突然听到外边吵吵嚷嚷的。

  陈青兕向五老告罪,大步走出府衙大堂,却见外边黑压压的一片,不免惊愕。

  一瞬间甚至怀疑遇到叛乱了。

  匡正一脸兴奋的跑了上来,说明了缘由。

  陈青兕这才松了口气,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动容,还有淡淡的羞愧。

  为青溪县如此劳心劳力,他自是存着私心的。

  青溪县是众所周知的破败之地,若能将此破败之地,化腐朽为神奇,将会成为功劳簿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他的私心,此刻对上百姓真挚的情感,难免自惭形秽。

  “乡亲们不必如此!在下受之有愧……”

  胡奎道:“若不是陈县令,我们县还不知道让杜家的几个畜生,祸害成什么样呢。”

  在陈青兕这里,胡奎是胡大匠,一身技艺得到了尊重,可在杜春斌、杜梓他们管事的时候,他如工具人一样,给招呼来使唤去,苛刻工钱不说,干得不满意,还得挨顿打,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胡奎的话引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我祖传的田地就是让杜梓狗贼强圈了过去,也是陈县令帮着讨要回来的。”

  周大娘更是道:“我那孙儿一天到晚问我娘亲去哪了,听了这话想死的心都有了。我甚至不敢去找杜梓,怕也出了意外,留孙儿一人在世,无人照顾。是陈县令的出现,让我家宝儿进了学堂,让日子有了盼头。”

  你一言,我一语,让陈青兕更是感动。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爹,你怎么在这?”

  原是县衙堂里的五老一起出来查看情况。

  五老之一的雷平道:“陈县令心念春耕秧苗一事,特地派人用马车请我们几位老家伙一起请来,好生招待,商讨如何育苗哩。”

  周边百姓听了更为感动,只觉得陈县令处处为他们着想考虑,更不愿离去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sg22.com。听书阁手机版:https://m.tsg2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