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神五上天_肌肉大导演
听书阁 > 肌肉大导演 > 第466章 神五上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6章 神五上天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文化,话说老美这地界,就崇尚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

  譬如橄榄球、篮球,以及最为特殊的运动——摔角。

  世界摔角娱乐简称wwe,是一家世界级的体育娱乐(职业摔角)和媒体整合型上市公司。

  营业收入来源除了职业摔角比赛外,还包含电影、音乐、版权、行销等相关产业。

  wwe以戏剧式的风格进行摔角表演,在美国拥有大量的拥簇。

  在2001年将另一家摔角公司ecw收入囊中后,wwe成为全球最大、资金实力最雄厚的摔角公司。

  当然这时候他们还是叫做wwf,由于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官司中败诉,被迫更名为worldwrestlingentertainment,并进行了大规模宣传活动。

  可以说如今wwe正在进行品牌推行,盯上风头正盛的董熹也情有可原。

  毕竟能把泰森ko的男人,完全有分量撑起一期节目的特邀嘉宾。

  双方的接洽,董熹团队正在评估这件事对《1十三》的宣传效果。

  当然既然考虑要上摔角大会,那么肯定要准备不少的东西。

  简单来说,可以把wwe看作是舞台剧,每一个登场的摔角手都有自己的人设,然后将一群人的故事串联起来,恩怨情仇。

  而美国摔角最大的乐趣正是在于,天马行空的剧情。

  联赛中的摔角者,与其说他们是运动员,倒不如,说他们是一帮拥有恐怖体格的天才演员和编剧。。

  一场好的摔角比赛,其观赏性,绝不下于一部优秀的动作电影。

  在这儿,你能看到许多开脑洞的玩法,比如:“场下的妻子被对手痛殴,丈夫试图替媳妇儿出头,然后两人被一起殴打”。

  又比如:“老板给摔角员工颁奖,却惨遭员工暴力砸摔,老板扛不住直接被送往医院,员工满大街找老板儿子,准备拿其孩子出气”。

  很多公众人物都曾登上摔角联盟的擂台,当初nba球星卡尔马龙和罗德曼,就把篮球场上的恩怨,带到了擂台上。

  当然,pk的还是演技。

  聊起摔角这项运动,大多数人们心里会瞬间浮现很多画面:

  **的猛男,肌肉的碰撞,

  夸张的对抗,熟稔的技巧,

  以及喷涌的肾上腺素。

  而董熹似乎和这项运动很契合,他的身材就算相比于职业摔角手都不遑多让。

  也就是国内没有这项运动,不然董熹完全可以从摔角联盟里出道。

  对于娱乐圈的输血,人气旺盛的摔角选手,除了客串反派外,也有人站稳脚跟,比如:巨石强森、野兽巴蒂斯塔、赵喜娜………

  不过,由于受外形限制,wwe选手往往戏路偏窄,大多只能充当好莱坞配角,作为一些特型演员客串出镜,能挑大梁演主角的少之又少。

  另外,wwe也有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wwestudios),于2002年创建,投资拍摄了一系列电影,大多为b级动作片,每部都由wwe推出的摔角巨星出演。

  一拍即合之下,wwe官方迅速的做出回应,在最新一期的raw节目里,增添了董熹的戏份。

  虽然是玩票性质,但董熹还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登场,否则不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其他摔角手,都是很危险的。

  而在短暂的训练后,就会迎来自己的摔角生涯首秀。

  这期间,《1十三》也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宣传,确定会在10月15号周五,在洛杉矶中国剧院举办首映礼。

  而国内方面,《月球》也正式登陆内地和港岛院线。

  由于董熹不在内地,所以显得有些声势甚微,仿佛不太受关注。

  宣传也是常规手段,甚至没有路演、首映礼、后续的一系列宣传措施。

  一张简简单单的海报,董熹穿着太空服,身后就是月球基地的背景。

  《月球》,董熹生涯第8部导演作品。

  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第29届美国土星奖最佳科幻片以及最佳男演员,华国国家航天局推荐影片………

  这是董熹这么多年以来,投入宣发资源最少的一部电影。

  首日票房在好莱坞大片和程龙的夹击下,“仅仅”只拿下900多万。

  不过这已经是整个国庆档的单日票房冠军,相比于北美的电影市场,内地此刻的影市就如同婴孩般稚弱。

  《月球》的票房姿势还算稳定,600万、550万、520万,连续四天过500万的票房收入,也让总票房突破2000万。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月球》有可能成为董熹生涯票房最低的作品。

  谷篴

  因为对于的电影评论,两极分化严重,茄子网评分仅有分。

  “很无聊,抱着看科幻片的朋友,可以考虑去瞧瞧《黑客帝国3》。”

  “2分科幻8分人性,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披着科幻片的文艺电影。”

  “如我所料,国内没有孕育科幻电影的土壤。”

  差评主要还是集中在电影的分类上,要知道《月球》在宣传上打得是:国内科幻题材电影的复兴之作。

  复兴?

  难道国产科幻片有过辉煌时代吗?

  其实,国产科幻电影的萌芽早在1982年,有史料可考的国产第一部科幻电影《庄子梦蝶》问世。

  该片依托于《庄周梦蝶》的典故改编而成,被公认为华国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无声片。

  不过可惜,该片已经失传,只有零星的记载。

  而到了30年代,第一代导演杨小仲就拍摄过《六十年后上海滩》和《化身人猿》,他也是华语科幻片的先驱者。

  建国之后,电影行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流行的是各类现实主义题材,而这种主打科学幻想或是奇幻脑洞的类型电影则一度停滞。

  但并不代表这一时期,国内科幻电影就完全没有发展。

  1952年出品的《小太阳》,1958年的《十三陵水库畅想》,1980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很多优秀的电影。

  特别是《珊瑚岛的死光》,让国产科幻片在8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辉煌。

  但这之后,科幻片这个类型就是沉寂多年,不过做为电影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并不缺少受众。

  所以当《月球》在戛纳获奖,并且拿下科幻界颇具盛名的土星奖后,很多人对其的期待值无限的拔高。

  很多人下意识的人希望看到一部类似于《星球大战》那种类型的娱乐科幻大片,但《月球》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人文关怀。

  听着背景配乐带着神秘感的跳动,观众看到与节奏相匹配的月球采矿工厂。

  银白的建筑群与月球的灰土地融为一体,荒凉而美丽,主角吴刚一個人在此工作。

  整体的压抑感扑面而来,董熹对于孤独的营造感十分的出色,从空间上和时间上,不断的累积同时也积累着观众的不满。

  当下的观众很难带入如此的深刻的场面,他们是肤浅的,也导致电影的评价,喜欢的喜欢的要死,不喜欢的表示失望。

  如果这部电影是新人拍摄,那么受到的舆论压力会小很多,但很可惜这是大导演董熹的作品。

  贵为国内t1级别的导演,他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压力。

  《月球》在国内的票房走势一般,在国外也是很难破冰。

  华语电影,想要在国外赚钱,要么是古装片要么是动作片,科幻片?

  “华国人凭什么拍科幻片?”

  这种情况下,远在美国的董熹都接到不少电话安慰,仿佛《月球》就是他的生涯滑铁卢。

  但实际上,不提电影帮他拿的奖项,让他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

  就算票房方面,《月球》也轻松的收回成本,院线方面的回馈,电影的上座率依旧很高,所以也不会有砍场的尴尬。

  但媒体不管这些,这年头的小报纸、小网站就跟现在的公众号似的,为博眼球什么标语都敢上。

  【大导演董熹的陨落~】

  【跌落神坛,论董熹的新电影遇冷带来的启示。】

  【戛纳影帝?请勿忘记初心,你是个导演!】

  “哈哈哈~”别说普通人不懂,就连圈内和董熹有间隙的人,看到这些标题都会大笑三声。

  仿佛董熹真的被市场所抛弃。

  当《月球》在内地上映半月,票房开始停滞不前的时候。

  10月15日,举世瞩目的神五上天,航天股大涨,连带着太空题材的《月球》也跟着喝了口浓汤。

  沉寂许久的熹子宣发部门,转身就借助神五上天的热度,开始宣传影片。

  人在国外的董熹,都被外国记者询问,关于载人航天的看法。

  毕竟神五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对此董熹能说什么?

  他只能面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喊上一句:“牛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sg22.com。听书阁手机版:https://m.tsg2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