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6章 中原事变_许一山陈晓琪
听书阁 > 许一山陈晓琪 > 第2066章 中原事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66章 中原事变

  华夏腹地的中原省,地广人稠,物产丰茂。自古以来有得中原得天下之说。

  五年前,胡进调中原,大有问鼎天下之意。

  这是一片孕育华夏文明之地,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历史,中原省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也是一片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从古至今,华夏十个人,必有一个中原人之说。

  但凡执掌中原之人,其后必上燕京执牛耳。这已经成为惯例。毕竟,能执掌华夏人口最多的省份,自然能问鼎天下。

  胡进坐镇中原,自有深意。

  从中部省一步到位中原省,就已经能清晰地看出胡进仕途未来的轨迹了。

  执掌中原的胡进,似乎也没让人失望。他一上台便推出自己的“五个中原”宏伟计划,一度掀起华夏的建设热潮。

  然而,非议也如影随形而至。

  胡进在中原施政,手法与在衡岳市如出一撤。他根本不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在掏空中原积蓄的财政基础后,大举借债,维持繁荣。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政府财政形成巨大亏空,而老百姓却在亏空的财政下享受到了政策的极大优惠。

  最典型的一件事,胡进用三年的时间,便将中原省居高不下的房价打压了下来。

  房价是直接影响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键。一直以来,疯狂上涨的房价让无数家庭掏尽三代的钱包还不能买一个遮风避雨的家。许多家庭穷尽两代或者更多代的时间,为一个家起早贪黑。

  房贷成为套在无数人脖子上绞索。许多人每天一睁开眼,心里便会想起还欠着银行几十或者成百上千的欠款。而且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二十年,最长的房贷,甚至能贯穿一个人的一生。

  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而且似乎陷入了死胡同。任何家庭,仿佛都逃脱不了背负房贷的宿命。

  试想,一个人每天睁开眼就要为欠债而奔波,他的幸福感何在?

  胡进敏锐地发现,拉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就是土地。土地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在放开房地产市场就已经形成了。

  土地财政是无数地方政府的主要来源,政府要维持高运转、高消耗的行政功能,就必须得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

  卖地,一度是大多数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内容。

  要想将房价降下来,首先就得将土地成本降下来。土地成本下降,直接影响到地方财政的收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特别是胡进在将财政消耗殆尽之后,再利用行政手段将土地成本降下来,财政亏空的窟窿就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无法弥补的程度。

  土地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总有用尽的时候。胡进曾想过利用其他产业来替代土地财政,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找到突破口。

  当财政政策遭遇到难以为继的困境时,胡进的眼光便开始瞄准了一部分人。

  聪明的胡进知道,所有借着政策的东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们都有着洗刷不掉的原罪。而这些原罪,就成为了胡进的目标。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黑运动,在中原省拉开了序幕。

  胡进开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内部会议。会议要求会后不作会议纪要。参会人员,都是中原省手握重拳的各路人马。

  会上,胡进要求,全省之内,个人资产在一千万以上的人,都要进入一个名单。这个名单将由他负责保管,列为绝密文件,且永不解封。

  中原是个大省,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之后,个人资产在千万以上的人,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

  名单终于出来后,胡进在浏览一遍名单后,拿起面前的红笔,将一个名叫“中原钢铁集团”的公司圈了起来。

  中原钢铁集团公司从名字上看,这应该是一家国企或者央企。而事实上,这是一家彻头彻尾的民营企业。

  公司老板叫张兆振,追溯他的出身,原来是个农民。

  张兆振是个头脑灵活的农民。农闲之余,以走村窜户收购废旧钢铁为业。张兆振收购废铁,在当地是很闻名的。首先,他从不压价。其次,他从不克扣称两。日子一长,很多人都愿意将废旧钢铁卖给他。

  当然,张兆振收购废旧钢铁是有来头的。他的一个亲戚就在本地的一家钢厂担任副厂长。

  有一次,张兆振送废铁去钢厂,亲戚在与他闲谈的时候,抱怨现在的钢厂产业跟不上需要。市场上的钢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上涨。

  说者本无意,听者却有心。张兆振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出来一个信息,未来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将是一个天量的数字。

  炼钢本身就不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过一股大炼钢铁的热潮。那时的张兆振已经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了。他亲眼目睹过土炉子土灶,只烧柴就能炼出铁疙瘩的事实。

  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张兆振相信他能炼出来钢铁。

  亲戚听说他要炼钢,高兴地找上门来,提出他以合股的形式,两个人一起炼钢。

  想到就做到,张兆振拿出全部家当,加上亲戚拿来的十万块,又从银行贷了十万,拿着五十万块钱,张兆振开始了他的创业。当时就取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中原钢厂。

  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五十万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两个月后,在张兆振老家的宅基地上,就竖起了一座炼钢的高炉。

  有人说,张兆振的成功,是时代造就了他。而张兆振却坚持,是胆量成就了自己。他有一个从不对外讲的秘密,那就是他曾经想过,如果事业失败了,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跑去火车道上卧轨。

  张兆振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炼出来的第一炉钢,就被当地钢厂高价买走,并承诺张兆振钢厂炼出来的任何产品,他们都将收购。

  三十年过去,中原钢厂已经从小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的钢铁企业集团,员工也从过去的两家自己人,发展成为拥有一万多人的大型民营企业。

  功成名就的张兆振如今已经从企业顶尖位子上退了下来,他的大儿子张彪接了他的班,成为中原钢铁集团的掌门人。

  胡进记得张彪。他初来中原履职的时候,在欢迎他上任的宴会上,他与张彪就有过直接的接触。

  作为大型企业的老板,行业的领军人物,张彪对他这个年轻的省级领导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在胡进主动给在座企业代表敬酒的时候,张彪居然推脱身体不适,而婉拒与他碰杯。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张彪表现为倨傲,那么,胡进下基层视察企业时,张彪表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倨傲了,而是骄横。

  胡进记忆很深刻,在他去中原钢铁集团视察的时候,董事长张彪以正在开重要的集团会议,而未下楼接待新任省长的视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sg22.com。听书阁手机版:https://m.tsg22.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